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指南

雨!雨!雨!后天还有雷电大风

   发布时间:2025-04-05 20:20:53   发布者:求贤若渴网

未来三年里,中国的经济将经历周期性和结构性放缓兼而有之的挑战。

本文的投资依赖症是指经济对投资需求、政府投资和非理性投资的过度依赖。在政府主导经济增长的体制下,在投资缺乏预算硬约束、投资失败责任缺乏追究的机制下,在赶超意识根深蒂固的情况下,政府及其干部、企业及其管理者为了追求政绩和业绩,不计后果和可持续性,疯狂地进行各种投资,以实现自身的目的。

雨!雨!雨!后天还有雷电大风

既有理性投资,也有非理性投资。由于地方政府的投融资(反映在负债上),特别是房地产投资大致符合此标准,故以此大致代替说明。而供给边的投资是指经济主体为获得经济效益而垫付货币或其他资源用于某项事业的经济活动,由收入水平、储蓄率和投资率等决定。消费很重要,但消费必须是经济增长的结果,不能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手段。投资依赖症的原因主要来自政府主导经济增长的体制、GDP导向的干部考核制度、缺乏约束的投资主体和赶超发展的意识。

如林毅夫侧重供给角度理解投资,他认为,经济增长本质是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必须靠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必须以投资为载体。近5年来维持在65%以上,大大超过了警戒线。尽管美国的城市化率高于我们,但没有10倍的差距。

既然我国经济增长的70%以上要靠投资拉动,而投资的30%以上不能对经济增长有所贡献,那么至少降低了20%的经济增长率。尽管货币供应量奇高,已经引起了资产泡沫,但金融体系经常出现钱荒,更进一步证明了经济虚拟化的危害性。而自从房地产热以来,两者出现背离,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逐渐大于资本形成总额,而且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一味地增加货币供应不能解决钱荒问题,应该着手解决经济虚拟化问题。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需要将农地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而这个转化必须通过国家征地这个环节,所以,城市建设用地完全由国家垄断而土地价格过快上涨的原因有二:一是土地供给的政府垄断,二是货币供应量过多。

雨!雨!雨!后天还有雷电大风

用公式表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规模以下投资额+无形资产投资额-购买以前年度产品额-土地交易金额=资本形成总额。两者之间区别主要是四个方面:第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不包括规模以下投资,而资本形成总额包括规模以下投资,这个规模标准有一个变化过程,从早期的5万元到后来的50万元和最近的500万元。尽管我国城市建设用地仅占0.33%,但农村集体建设所占比重为3%,是前者的10倍。大量的资金沉淀在土地上是高货币供应量与钱荒并存的根本原因。

哪怕一小部分农村建设用地入市都会大大增加城市建设用地供应规模。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总之,解决经济虚拟化问题,一方面要通过土地改革有效增加城镇建设用地供应规模,消除土地升值预期,是资金逐步转向实体经济,另一方面,用合理的货币供应量促使土地价格走低,进一步增强我国实体经济的竞争力。有关研究表明,就中国三十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来说,70%的经济增长是靠要素投入增加实现的,另外30%是靠效率的提高。

过去三十多年我国年均GDP增长率接近10%,其中要素投入增加贡献了70%,也就是7%的增长率是要素投入推动的,资本和劳动力要素的持续增加带来了高速增长。增加城镇建设用地供应规模的最有效途径是打破国家的垄断。

雨!雨!雨!后天还有雷电大风

这个差异同样也是导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小于资本形成总额,而不应该是相反结果。近十多年来,我国货币供应量增加较快,货币供应量与GDP的比值逐年提高,从2000年的135.68,增加到2012年的187.72。

三、经济虚拟化的原因及对策大量的建设资金沉淀于土地,原因在于土地价格过快上涨。过去这一部分所占比重也是很小,但现在这一比重逐年提高,成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大于资本形成总额的主要因素。我国土地制度的特点是城乡二元体制,城市土地归国家所有,而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这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大于资本形成总额的因素之一,但这个比重很小,一般不会超过1%。尽管美国的城市化率高于我们,但没有10倍的差距。而自从房地产热以来,两者出现背离,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逐渐大于资本形成总额,而且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近几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与资本形成总额出现严重背离且差额逐渐拉大,目前差额已超过30%,也就是说超过30%的固定资产投资不能形成资本,这是值得我们关注和警惕的现象。政府对土地的垄断是土地供应不足的原因。

经济增长有两个途径,一是靠增加要素投入,二是靠提高效率。也就是说,土地交易金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所占比重逐年提高,到2012年已经超过30%,金额上达到12万亿人民币以上,名副其实地出现经济虚拟化、经济地产化。

一味地增加货币供应不能解决钱荒问题,应该着手解决经济虚拟化问题。第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包括土地交易金额,而资本形成总额却剔除了土地交易部分,因为土地不是生产出来的产品,土地交易不能形成GDP。

2000年以来历年GDP与货币供应量M2 单位:亿元人民币年度 GDP 货币供应量M2 M2/GDP(%) 数额 增长率(%) 数额 增长率(%) 2000年 99,214.55 11.06 134,610.30 11.23 135.682001年 109,655.17 11.05 158,301.90 11.76 144.362002年 120,332.69 10.97 185,006.97 11.69 153.752003年 135,822.76 11.29 221,222.80 11.96 162.882004年 159,878.34 11.77 254,107.00 11.49 158.932005年 184,937.37 11.57 298,755.70 11.76 161.542006年 216,314.43 11.70 345,603.59 11.57 159.772007年 265,810.31 12.29 403,442.21 11.67 151.782008年 314,045.43 11.81 475,166.60 11.78 151.312009年 340,902.81 10.86 606,225.01 12.76 177.832010年 401,512.80 11.78 725,851.80 11.97 180.782011年 473,104.05 11.78 851,590.90 11.73 180.002012年 518,942.11 10.97 974,159.46 10.50 187.722013年(11月) 1,079,257.06 11.08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目前我国的经济运转确实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从2013年前11个月的情况看,经济增速放缓,但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并没有放慢,到2013年底有可能达到200,这一比值远高于美国的60、欧元区的90、英国的130、韩国的140和日本的160。再加上我国的储蓄率比较高,一直维持在35%以上,再加上外资引入,投资率一直很高。天津社会科学院现代企业研究所 孙明华 进入专题: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资本形成总额 。

目前我国经济增长率从10%左右下降至7—8%,可以说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经济的虚拟化、地产化。第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包括购买以前年度生产的产品,而资本形成总额却不包括这一部分,因为这一部分在以前年度已经计入当年的GDP。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需要将农地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而这个转化必须通过国家征地这个环节,所以,城市建设用地完全由国家垄断。既然我国经济增长的70%以上要靠投资拉动,而投资的30%以上不能对经济增长有所贡献,那么至少降低了20%的经济增长率。

如果说离城市较远的农村建设用地不能对缓解城市建设用地紧张有所作用的话,那么全国5万个城中村却是实实在在地潜力。资本和劳动力要素的持续增加带动了我国GDP快速增长。

国家的垄断为什么一定导致土地供应不足呢?这是因为,国家的征地行为严格按照国家计划进行,国家要严格保护18亿亩耕地红线,对建设用地供应实行严格的指标控制。落实这项改革,将在国家垄断的土地市场上打开一个缺口,大幅增加建设用地成为可能。2000年以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与资本形成总额对比 单位:亿元人民币年度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A) 资本形成总额(B) 两者之差(A-B) 差额率(A-B)/A*100%2000年 32,917.70 34,842.80 -1925.1 -5.85%2001年 37,213.50 39,769.40 -2555.9 -6.87%2002年 43,499.90 45,565.00 -2065.1 -4.75%2003年 55,566.61 55,963.00 -396.39 -0.71%2004年 70,477.43 69,168.41 1309.02 1.86%2005年 88,773.6 77,856.82 10916.78 12.30%2006年 109,998.16 92,954.08 17044.08 15.49%2007年 137,323.94 110,943.25 26380.69 19.21%2008年 172,828.4 138,325.30 34503.1 19.96%2009年 224,598.77 164,463.22 60135.55 26.77%2010年 251,683.77 193,603.9 58079.87 23.08%2011年 311,485.1 228,344.28 83140.82 26.69%2012年 374,694.74 252,773.24 121924.5 32.54%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二、目前我国经济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三十多年的接近10%的高增长,但从2012年开始经济增长率明显下降,下降到7-8%的水平,由此引起了许多争论。在房地产热出现之前土地交易金额占很小比重,加上购买以前年度产品的比重更小,所以一般表现为资本形成总额略大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缓解土地高价,除了通过土地制度改革增加有效供给之外,还要管住货币这个闸门。第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不包括无形资产投资,而资本形成总额却包括无形资产投资。

而从2003年开始数据发生变化,从2003年两者差距很小一直发展到201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资本形成总额大出30%以上。因此,目前我国城镇建设用地在整个国土中所占比重很小,只有0.33%,而美国的这一比重是3%,是我们的10倍。

近几年随着科技投入的增加,无形资产投资有所增加。这个差额应该导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小于资本形成总额,而不是象现实中的相反。

Tags:

推荐文章